鞋類抗真菌性能試驗標準要求有哪些

4次 2025.07.03

  真菌在鞋內大量繁殖后,可能引發一系列足部健康問題,如常見的足癬(腳氣)、灰指甲等。這些疾病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瘙癢、疼痛等不適癥狀,嚴重時還可能引發細菌感染,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。通過鞋類抗真菌性能試驗,篩選出抗真菌性能良好的鞋類產品推向市場,能夠有效減少消費者因穿著不達標鞋類而感染真菌性疾病的風險,為人們的足部健康構筑一道防護屏障。


鞋類抗真菌性能試驗


  鞋類抗真菌性能試驗標準要求


  在鞋類抗真菌性能的試驗領域,有一系列標準要求來規范試驗流程與評估結果,從而保障鞋類產品的質量與衛生安全性。現行的鞋類抗真菌性能試驗標準主要有GB/T44940-2024《鞋類和鞋類部件抗真菌性能定性評估試驗方法(生長測試)》以及GB/T44944-2024《鞋類和鞋類部件抗真菌性能定量評估試驗方法》。


  1、適用范圍


  兩項標準均適用于聲稱具有抗真菌或抗菌效果的鞋類和鞋類部件。若聲明整鞋具有抗真菌性能,幫面、襯里、內底、內墊、外底等主要部件需分別進行測試;若僅某一部件中的一種材料宣稱抗真菌,能分離該材料時對其單獨測試,否則測試整個部件。


  2、試驗菌種選擇


  (1)定性評估試驗(GB/T44940-2024)


  若申明抗真菌特性可以防霉,需對一種曲霉菌(黑曲霉或巴西曲霉二選一)和繩狀青霉進行試驗,既可以是混合菌懸液,也可以單獨進行;若申明抗真菌特性可以抗皮膚癬菌,則應對須毛癬菌進行測試,且不可用霉菌株和皮膚癬菌株的混合懸浮液進行測試。


  (2)定量評估試驗(GB/T44944-2024)


  所有樣品都應測試酵母菌(白色念珠菌);若樣品聲明抗霉菌,還應測試一種霉菌(如巴西曲霉);若樣品聲明抗癬菌,還應測試須毛癬菌。此外,其它經過適當驗證的微生物真菌也可使用,試驗菌株需從世界菌種保藏聯合會(WFCC)的機構獲得,并在試驗報告中注明菌種及其供應來源。


  3、結果判定標準


  (1)定性評估試驗(GB/T44940-2024)


  依據標準中的觀測評估等級,通過觀察試樣表面真菌生長情況進行判定。若測試樣表面真菌生長明顯少于對照樣,表明該鞋類材料或部件具有一定抗真菌性能;若兩者真菌生長情況相近,則抗真菌性能不佳。


  (2)定量評估試驗(GB/T44944-2024)


  通過對比鞋類抗真菌性能試驗前后樣品上微生物真菌數量,計算抗真菌率。抗真菌率越高,表明鞋類的抗真菌性能越強。如某鞋類樣品經測試,其抗真菌率達到80%以上,可認為該產品具有較好的抗真菌性能。


聯系我們 CONTACT US
  • 電話:400-133-6008

    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興科路368號(天河實驗室)

    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城蓮花硯路8號(黃埔實驗室)

    郵箱:atc@gic.ac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