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方法及檢測流程

34次 2025.10.21

  根據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》(2015版)及歐盟、美國等主流市場的監管要求,所有以“噴霧/氣霧劑/粉塵”為主要形態的化妝品,需提交急性吸入毒性試驗報告作為備案或上市的必要材料,未通過該試驗或判定為“高急性毒性”的產品,將被禁止生產或銷售。


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


  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方法


  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基于“呼吸道暴露”原理,通過將化妝品(或其揮發/霧化成分)制成可吸入的氣溶膠或粉塵,讓試驗動物在規定時間內持續吸入,觀察14天內動物出現的中毒癥狀、體重變化、死亡率等指標,判斷產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的急性毒性強度,核心是評估“短期、高濃度吸入”場景下的安全風險(如噴霧類產品使用時的誤吸入、粉末類產品的揚塵吸入)。


  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流程


  1.試驗前準備(2-3個工作日)


  受試物處理:根據產品形態調整受試物狀態——噴霧/氣霧劑直接收集霧化后的氣溶膠;粉塵狀產品(如散粉)需研磨至符合人體吸入顆粒大小;液體產品需通過霧化裝置制成霧滴,確保濃度均勻。


  動物篩選與適應:選取健康的試驗動物,體重、年齡符合標準(如大鼠180-220g),提前1-2天適應實驗室環境,排除呼吸道疾病、感染等基礎問題。


  暴露裝置校準:使用“動式吸入暴露裝置”(模擬人體主動吸入),校準受試物的霧化濃度、顆粒大小、空氣流量,確保試驗過程中動物吸入的濃度穩定且符合設定劑量。


  2.急性吸入暴露(單次,持續4小時)


  按劑量組將動物放入暴露艙,讓其在設定濃度的受試物氣溶膠/粉塵環境中持續吸入4小時;


  空白對照組動物僅吸入潔凈空氣,排除環境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干擾;


  暴露過程中實時觀察動物狀態,記錄是否出現煩躁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抽搐等異常反應。


  3.急性毒性觀察(暴露后連續14天)


  短期觀察(0-24小時):重點記錄動物是否死亡、死亡時間,以及存活動物的急性癥狀;


  長期觀察(2-14天):每天觀察動物的體重變化、進食飲水情況、呼吸道癥狀是否緩解或加重,以及是否出現遲發性毒性反應。


  4.解剖與病理檢查(第14天或動物死亡后)


  對存活至14天的動物進行安樂死,對死亡動物立即解剖,重點檢查呼吸道(鼻腔、氣管)、肺部、心臟等靶器官;


  通過病理切片觀察組織損傷:如肺部是否有炎癥細胞浸潤、肺泡水腫、出血,氣管黏膜是否脫落等,明確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及損傷程度。


  5.結果判定與報告


  核心指標計算:根據不同劑量組的動物死亡率,計算“半數致死濃度(LC??)”——即導致50%試驗動物死亡的吸入濃度,LC??值越高,說明產品急性吸入毒性越低;


  毒性分級:根據LC??值判定毒性等級(如《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》GHS標準:LC??>5000mg/m3為“無急性吸入毒性”,LC??≤1000mg/m3為“高急性吸入毒性”);


  報告輸出:整理暴露濃度、動物反應、病理結果、LC??值及毒性分級,形成試驗報告,作為化妝品備案、上市的安全性證明。


聯系我們 CONTACT US
  • 電話:400-133-6008

    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興科路368號(天河實驗室)

    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城蓮花硯路8號(黃埔實驗室)

    郵箱:atc@gic.ac.cn